陳其邁爭取高雄蓋無宵禁國際機場獲支持 當年韓國瑜提卻被噓爆了

發布時間:2025/4/21 11:22

政治中心/綜合報導

高雄市長陳其邁近期爭取高雄應再蓋一座沒有宵禁的全新國際機場,以填海造陸方式在高雄港洲際外海興建「南星國際機場」,技術上可行,將向交通部提案,更獲得高雄市議會支持。不過在立法院長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任內,也曾拋出高雄需要一座24小時兼雙跑道機場的構想,地點可能選在彌陀、預估經費3千至4千億,卻被綠營議員噓爆,認為高雄難道要再蓋另一個桃園機場?台灣有需要兩個桃園機場嗎?小港機場可以裝一千萬人的旅次?如今陳其邁提議高雄應蓋一座全新的機場,更把有利桃園機場貨運及旅客分流、分散安全風險等當作加分項目。

當時韓國瑜主張是高雄未來需要沒有宵禁、雙跑道、能起降747客機的國際大機場,目前小港機場沒辦法滿足高雄未來發展性;不過提出的地點選在高雄彌陀,與陳其邁拋出的南星計畫填海造陸不同,時任高雄市議員高閔琳就提出質疑,韓國瑜提出新建機場的構想恐怕需要整個彌陀區的區民全體遷區,且會占用現有國防部空軍的空域,產生排擠效應;同時,大機場的建設將使彌陀及永安地區養殖漁業的生計,以及地方自然生態受影響影響深遠。

韓國瑜當時的構想也未得到交通部支持,交通部統計,民國80年代開始,交通部及地方政府共進行12次相關研究,就嘉義東石、台南七股、高雄彌陀及南星等可能場址進行評估,因為新建機場面臨與其他機場空域衝突,還有碰到軍方限航區、環境開發衝擊及聯外運輸系統等困難,不易找到適合場址;時任交通部次長王國材也直言,若要減輕對民眾影響可能需要填海造陸,不僅難度非常高,經費也很可觀。

針對韓國瑜提出的新建機場構想,交通部認為時空環境不同,要建新機場很困難,先整建現有機場比較務實;如今高雄市長是聲勢如日中天、民進黨籍的陳其邁,交通部將如何「接招」將成為各界關注焦點。

相關新聞